ESG评价体系简介
ESG的概念最早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在2004年提出,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鼓励企业从这三个方面寻求可持续发展。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将ESG纳入投资决策考量过程。此后,ESG逐渐成为海外资本市场评估企业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准。
ESG评价体系(ESG Rating Systems)作为评估企业综合价值的新工具,主要用于衡量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中的长期风险。这些风险通常包括能源效率、工人安全和董事会独立性等问题,并具有财务影响。然而,在传统的财务审查中,此类风险往往被忽视。ESG评价体系的使用不仅仅能为投资者衡量企业的非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和长期价值创造能力提供决策参考,企业自身也能通过对比同行表现提升ESG 评级以吸纳更多资金。
ESG评级提升工作方法
当前,中国企业在国际ESG评级中表现存在结构性偏低问题,主要为以下原因导致:
•ESG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未涵盖评级机构所关注指标
•企业ESG管理、实质性议题与国际先进做法存在差距
•国际ESG评级指标设计不适合中国国情,缺乏中国特色评级指标
针对此情景,笔者提出ESG评级管理“四步法”,帮助企业有针对性管理ESG评级:
(1)精确诊断
帮助客户分析企业已被纳入哪些评级的评级范围、评级结果如何,并就不同ESG评级对于企业获得客户、资金支持与长期发展的影响,根据评级关联指数情况、国际国内市场认可情况和企业实际需求确认评级提升优先级,制定评级管理方案。针对不同ESG评级机构的评级逻辑,对评级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解读。
(2)针对性改善
评级机构ESG指标体系涵盖议题众多,提升ESG绩效难以一蹴而就,企业应对各项议题的重要性进行充分分析,基于现状制定针对性改善计划,持续投入,逐项攻破。帮助客户从完善公司管理制度文件与提升ESG绩效水平两方面入手开展改善,并对年际间变化趋势保持关注。ESG绩效提升需集上市公司全公司之力,尤其需要充分动员公司管理层进入ESG管理决策中。建议上市董事会尽早介入ESG管理事务,如搭建由董事会履责的ESG管理小组,董事会制定与监督ESG管理目标等,同时对公司管理层开展ESG管理培训,以管理层行动提升公司ESG评级表现。
(3)主动沟通
通过评级诊断,针对部分评级渠道为“面对面”信息采集的ESG评级机构,企业可采取主动与评级机构沟通,通过回应问卷、邮件沟通等方式回应投资机构关切议题,与投资机构建立密切联系。
(4)有效披露
评级机构的信息以公开信息抓取为主,以MSCI为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可能存在没有披露有效信息、信息披露不充分或不规范,或表述与评级抓取不一致等问题,难以被评级机构获取有效信息。因此,企业需要依据评级要求、相关报告指引规范开展信息披露,重点回应评级机构关注议题,以评级机构易于获取信息的方式进行信息披露,通过结构化的ESG报告回应评级机构需求。